內蒙古革命軍事館是一所省級綜合性軍事歷史類展陳場館,是保存、研究、展示和宣傳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軍隊奮斗歷程和豐功偉績的重要陣地。為進一步豐富展陳內容、提升建設層次,更好發揮軍事館傳承紅色基因、服務備戰打仗、普及國防教育的功能作用,現面向社會公開征集文物史料,具體公告如下:
一、征集范圍
1.反映古代、近代、現代、當代與內蒙古軍事活動有關的文物史料。
2.反映中國共產黨在內蒙古領導革命斗爭歷程中的各類文物史料。
3.反映新中國成立以來駐內蒙古部隊在國防和軍隊建設、參加地方經濟建設及雙擁共建過程中的有關文物史料和重要線索。
二、征集類別
1.古代軍事類。1840年鴉片戰爭前,與發生在內蒙古地區重要戰事有關的詔書、兵書、織錦、票據、璽印、信札、古籍善本,以及與作戰有關的石器、玉器、陶器、瓷器、青銅器等;官兵使用的各類甲胄、戰袍(軍服)、大刀、長矛、標槍、火炮等武器裝備。
2.革命活動類。與內蒙古重大革命事件關聯的內部文件、通知文書、標語傳單、報刊圖書、畫冊等;記載革命生涯的手稿、日記、自傳、信件、血書、入黨申請書等。
3.軍事作戰類。與內蒙古有關的重大軍事行動(戰役戰斗)、軍事工程、軍事工作等有關的軍事地圖、作戰電報、指揮文書、通訊器材、戰斗裝具等;戰場繳獲的敵軍物資、裝備、生活用品等。
4.軍史影像類。記錄中國共產黨在各個歷史時期領導內蒙古武裝斗爭以及反映駐區部隊學習、工作、生活、訓練、戰備等方面的照片、膠片、錄像(影)帶以及重要領導人的題詞、講話稿等。
5.軍事人物類。在各歷史階段與內蒙古有關的重要歷史人物、著名英烈、愛國志士的肖像以及他們使用過的衣物、毛毯、手表、鋼筆、眼鏡等工作及生活用品等。
6.榮譽證章類。在重大革命活動、重大戰役、重大紀念活動榮獲的勛章(軍功章)、徽章(紀念章)、證書、獎狀、喜報,以及代表證、出席證等;中國共產黨領導內蒙古建立政權機構、軍事機構的軍旗、獎旗、隊旗、錦旗、賀幛等。
7.革命生活類。人民軍隊在各個歷史時期的軍裝、軍銜及被裝、草鞋、挎包、水壺、茶缸、雨衣、子彈袋、糧袋、腰帶、綁腿等戰斗裝具和生活用品;各個根據地、邊區發行的錢幣、郵票,反映革命及戰爭活動的契證、票據、收條、借據等;廣大人民群眾參戰支前的各類工具、擔架、手推車、馬車等。
8.國防建設類。新中國成立以來,反映內蒙古國防建設重大事件的文件、通知、手稿、日記、照片、勞動工具、證件、錄像(影)帶等。
9.部隊建設類。駐內蒙古部隊在加強自身建設,服務備戰打仗,強化職責使命、擔當主責主業等方面的獲獎證書、表彰通報以及科技創新成果實物等;黨的十八大以來,學習習近平強軍思想,大力加強依法治軍、從嚴治軍,開展各類教育活動,大抓軍事訓練、聯合演習、比武競賽,全面規范四個秩序等有關實物。
10.專項任務類。內蒙古駐區部隊及國防后備力量遂行大項任務、參加國際維和、組織搶險救災、參與脫貧攻堅,特別是支援地方抗擊各類疫情等文件、照片、證章、旗幟、證書、綬帶以及相關標識等。
11.延伸拓展類。能夠反映內蒙古軍事歷史文化的碑刻、壁(巖)畫、書畫、詩詞、歌賦、影視作品等;能夠展現內蒙古山川、河流、沙漠、戈壁等地理地貌的化石、樣品、礦產,攝影、繪畫作品等;能夠反映水利工程、交通道路、民航機場等交通要塞特征情況的模型、微縮景觀以及各地區代表性物產等展品和史料。
12.其他展陳類。能夠反映內蒙古革命軍事歷史的其他文物展品和文史資料。
三、征集要求
1.捐贈人需保證捐贈藏品來源的真實性及合法性。
2.捐贈人需提供藏品的來源、流轉經歷和所涉及的故事。
四、征集方式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博物館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要求,以無償捐贈為主,以復(仿)制、調撥等方式為輔,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無償捐贈軍事文物史料。對無償捐贈和提供重要文物實物、復(仿)制品的,采取頒發證書、在陳列展出時或公開出版圖錄時注明持有者信息,名單寫入《館志》和榮譽榜(墻),邀請參加開館典禮等形式。捐贈數量大、價值高的,可組織捐贈儀式。
五、聯系方式
聯系單位:內蒙古軍區政治工作局軍史辦
鄂爾多斯軍分區政治工作處
聯 系 人:柳 峰(0471-6580848、15047840295);
豐貴元(0471-6580850、18947189086);
張富峰(0477-3875043、15904771199)。
內蒙古軍區政治工作局
2022年6月7日
主辦: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辦:鄂爾多斯市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局
網站標識碼: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號-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477-8581170(工作時間)
建議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議使用IE9以上瀏覽器
郵箱:ordosxxb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