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是重要的民生工程,養老服務關系每個人、每個家庭。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鄂爾多斯市60歲及以上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比重為15.04%,比2010年提升6.27個百分點,老年化進程加劇,養老問題迫在眉睫。為深入了解老年人養老現狀及養老需求,鄂爾多斯市統計局采取發放電子調查問卷的方式,隨機對全市198戶老年人口家庭開展了調查。結果顯示:居家養老最受歡迎,老年人對養老機構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醫療護理服務方面。
一、老年人生活現狀
在本次調查的198戶老年人口家庭中,小于等于60歲老人占14.1%,60-70歲老人占38.4%,71-80歲老人占30.3%,81-90歲老人占14.1%,90歲以上老人占3.0%。
(一)超五成老年夫妻獨自居住
調查顯示,67.7%的老年人夫妻雙方均健在、婚姻關系穩定,27.8%的老年人喪偶。從老人目前的居住情況來看,53.0%的老年人是夫妻同住,而17.2%的老年人是獨居,這部分老年人無疑需要社會給予更多的關注。另外,19.2%的老年人與子女同住,7.1%的老年人則與子女和孫輩同住。
(二)七成老年人生活可以自理
從調查結果來看,70.2%的老年人在自己料理日常生活,同時,分別有17.2%和6.1%的老年人由子女和配偶照料日常生活起居。僅有1.5%的受訪老年人在養老機構進行養老,另有4.0%的老年人依靠保姆或鐘點工照顧日常起居。
(三)離退休養老金為主要收入來源
調查顯示,老年人的月收入普遍集中在5000元以下,占比達70.2%,其中月收入在3000-5000元的比例達21.7%。從收入來源來看,67.7%的老年人主要收入來源是離、退休養老金,19.2%的老年人依靠子女供養,9.1%的老年人通過工作獲得勞務收入,還有11.6%的老年人則依賴于最低生活保障補助維持生活。
二、老年人養老需求
(一)居家養老仍是養老第一選擇
從調查結果來看,49.5%的受訪者認為在自己家有親屬或請人照顧的“居家養老”模式是目前最合理的養老方式,20.2%的受訪者選擇定時提供上門服務的“社區養老”,19.7%的受訪者選擇機構養老,6.6%的受訪者選擇“社區日托”。
(二)食宿條件、醫療條件和護理水平是老年人選擇養老機構的首選因素
調查顯示,在被問到“如老年人在醫養機構接受養老服務,優先考慮的服務是哪些”時,吃住條件好、醫療條件好、護理水平高、老年活動豐富和生活質量高這五個方面最受老年人關注,占比分別達到63.6%、61.6%、57.6%、56.6%和51.5%。與此相對應,飲食調理、醫療護理和娛樂活動是受訪者認為養老機構較為重要的因素,占比分別達到80.8%、73.7%和61.6%。
(三)養老機構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是老年人關注的熱點
老年人對社會養老服務的需求是多樣化的,其中護理需求是老年人多種需求的集中表現形式。對于老年人的護理服務,不能定義為簡單的日常起居的護理服務,而是涉及醫療、心理及康復于一體的老年專業護理服務。調查顯示,在被問到“對養老機構的人員有何要求”時,排在第一位的是專業的護理人員,占比高達74.2%,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分別是日常管理人員和心理輔導人員。在被問到“希望在養老機構獲得哪些醫療服務”時,選擇生活照顧服務的占79.3%,醫療保健服務的占71.7%,健康管理服務的占66.2%,康復理療服務的占45.5%。
三、需要關注的問題
(一)健康問題成為養老最大擔憂
調查顯示,24.7%的受訪老年人認為自己身體健康,16.2%的老年人處在亞健康狀態,43.4%的受訪老年人患有慢性病但不影響生活質量,15.7%老年人所患慢性病對生活質量已造成較大影響。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和風濕性關節炎是困擾老年人最多的三種疾病,患者占比分別為50.0%、37.4%和26.3%。此外,骨質疏松、慢性胃腸道疾病和糖尿病三種疾病人數的占比也較高,均超過20%以上。
(二)醫養機構知曉度不高
隨著醫療衛生水平的顯著提升,“醫養結合”作為一種新型的機構養老模式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但對其知曉度仍然較低。調查顯示,27.8%的調查對象表示從未聽說過醫養機構,61.1%表示聽說過但不是特別了解。如果受訪者身邊有醫養結合的養老機構,愿意加入的老年人占比為39.4%,不愿意加入的占比為9.6%,而高達51.0%的受訪者回答“視情況而定”。由此可見,醫養結合的養老機構在我市的宣傳力度小,知曉度和接受度不高。
(三)社區養老服務覆蓋面低
社區養老作為老年人愿意選擇的養老模式中,僅排在居家養老之后,但是高達90.9%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居住的小區沒有提供上門的社區養老服務,僅有6.6%的受訪老年人享受到社區提供的上門醫療護理服務,2.0%的老年人接受過上門心理輔導,1.5%的老年人接受過上門清潔服務, 1.0%的老年人接受過上門送餐服務,另有1.5%的老年人接受過其他上門服務。由此可以看出,社區提供各種類型的上門養老服務覆蓋面還較低,遠沒有普及多數人。
四、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建議
(一)完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提升社區生活幸福感
一是提高城市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動中心等服務設施覆蓋率。加快建設日間照料中心、互助式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托老所、老年活動室、老年食堂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鼓勵有條件的城鄉社區各類居家養老服務照料機構開設護理站、醫務室。二是建設社區居家智慧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全面掌握轄區內居家老年人的基本情況、健康狀況和服務需求,以有效對接老年人服務需求和供給。三是鼓勵和引導家政服務企業、社會中介組織等第三方組織參與到居家養老服務工作中。積極培育居家養老服務企業和機構,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潔、助醫、助購等個性化服務,提升居家養老服務覆蓋率和服務水平。
(二)豐富服務供給,滿足多元需求
一是養老機構要加強自身建設。依托我市生態宜居優勢,將健康預防、醫療保健、康復護理與養老服務有機結合,針對不同的年齡層次、不同的經濟狀況有高、中、低端服務和收費上的區別,針對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制訂相應的配套方案,提供更多“私人訂制”服務。二是提升服務品質。要把重心放在服務的打磨上,圍繞老年人選擇養老機構的關注重點,通過規范服務流程和標準,從改善食宿條件和關懷服務等細處中著眼,提供真正讓老年人滿意的服務。三是加大宣傳力度。養老機構尤其是醫養機構,要通過網絡媒體、主題開放日活動等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宣傳,突出機構養老服務特色,吸引更多老年人及其子女走進養老機構,為老年人提供沉浸式、體驗式養老服務,并通過現有入住者發揮傳遞效應,讓老年人切實感受到機構養老的優勢。
(三)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提升專業化水平
一是加強教育培訓,推進養老服務隊伍專業化,積極引進專業醫生、護士、康復治療師等具有職業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從事養老服務工作。二是提高從業人員待遇,健全養老服務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對各類養老機構的從業人員實行定期考核與職業資格認證,持證上崗,依據職業技能等級給予相應的技能補貼。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設置專業技術崗位等手段,不斷提高養老護理人員薪酬待遇。三是加快培育社會養老服務志愿者隊伍,動員、引導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慈善組織和志愿者為居家老年人提供公益服務。
主辦: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辦:鄂爾多斯市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局
網站標識碼: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號-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477-8581170(工作時間)
建議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議使用IE9以上瀏覽器
郵箱:ordosxxbs@163.com